学习生活

培养一批有能力建设新中国的优秀人才,就是里昂中法大学的目标。毫无疑问,其成就远超出了原先的期望。

从1921年到1946年,里昂中法大学的473名学生当中,四分之一攻读专业直到通过博士论文才回国。虽然有的学生在中法大学只不过生活了几个月而已,亦有的在那里生活了十多年之久。还有不少学生,在里昂学习后,再去法国或欧洲其它城市继续进修。

刚开始的时候,因为学生的学历与法文水准有限,论文质量普遍不高。其中,与中国的历史或文化相关的选题不少。不过,当时的中国所需要的不是在法培养的汉学家,而是医生以及各门科学家。所以,二十年代末有所调整了,学生选择的专业与前期不同。从此,里昂中法大学开始培养出中国急需的大量人才。

在这里不能一一枚举中法大学学生所取得的成就,其中有:
张玺(1896-1967),其论文《关于普罗旺斯沿海的底栖软件动物的研究》,1931年出版,使之成为中国海洋研究第一人。

部分学生开始接触一门当时全新的学科:放射学。比如郑大章(1891-1960),在居里夫妇的指导下,他完成一篇关于放射性矿物中镤元素稳定亲合性的论文,于1933年出版。郑大章回国后,创办了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。

同样要提到叶蕴理(1904-1984):他于1935年发表一篇关于钾和铷放射性研究(流量方法)的论文,并在巴黎出版。他的导师就是1926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让•佩林(Jean Perrin)。

另外一位是托尼•加尼埃(Tony Garnier)的学生,虞炳烈(1895-1945)。他是二十世纪中国城市建筑第一设计家。虞炳烈是徐悲鸿的好朋友。他负责当时中国首都南京的建筑工程设计,不过这一工程最终没能完成。

还有郑彦棻(1902-1990)。从1960年到1967年,他出任台湾司法部部长。
最后,在里昂这座有着悠久医学传统的城市,中法大学很多学生选择研读医学,他们回国后成为国内医院的领袖。因而,里昂和中国之间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医学交流传统。

没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当中,很多在离开法国时还是获得其它学位:学士学位,工程师学位,艺术学位等等。


里大运动 | 图书馆


谢鸣:里昂中法大学馆藏所有者里昂第三大学。

摄影:里昂市立图书馆,迪迪埃•尼可尔先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