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望舒 (1905-1950)

戴望舒于1905年出生于浙江杭州附近的杭县。

出于对外国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的热爱,他进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,并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。这段学习经历对于他以后的生活和文学生涯具有决定性意义。

作为诗人和翻译家,戴望舒是现代流派的奠基者。为将外国作品引入到中国,他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,特别翻译了大量的法国、俄国、西班牙、意大利等各国作家的散文和诗歌。

二十年代末,戴望舒作为现代派诗人开始崭露头角,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诗篇。他编定的第一部诗集《我的记忆》获得了极大的成功。他也是《现代—Les Contemporains》杂志(上海,1932-35)的重要参与者。《现代》杂志宣扬中立和自由主义,即文学独立于任何政治影响之外。该杂志的创办标着他开始了文学历程中一个崭新阶段。

1932年11月戴望舒来到了法国时已获得了诗人、编辑、翻译家的声望。在巴黎,他开始与法国文坛的重要人士接触:如安德烈·马尔罗(André Malraux),现代派诗人儒勒·苏佩维埃尔(Jules Supervielle),安德烈·布雷东(André Breton)和年轻的雷诺·艾田蒲(René Étiemble)。而在与艾田蒲的交往中,戴望舒推进了许多翻译计划。同时,他还结识了法共机关报《人道报》的主编,中国友人协会的代表瓦扬·古久里(Vaillant-Couturier)。戴望舒致力于在法国传递有关中国的情况,与法国左派保持密切联系并积极投入到反法西斯活动中去。

从1933年10月1日直到1935年2月8日,戴望舒为里昂中法大学的学生,注册编号为345。攻读的专业是文学。在里昂,他和罗大刚(1909-1998)是同屋。为了支付自己在国外生活费用,他继续翻译西方作家的作品,发表在《现代》和《东方杂志—The Eastern Miscellany》上。

他在1934年夏秋之间前往西班牙的旅行违反了中法大学的规定。同学们指责他去那边与西班牙左派从事革命活动,但他为自己辩护说这不属实。然而,他更注重自己的文学创作,以及对法国和其文化的探索,忽视了大学课程,这引起了中法大学领导的反复警告。尽管如此,他受到宽容对待,甚至在祖父去世后(这是望舒自己提的原因)获得了一张四等舱回中国的船票,尽管他并不符合中法大学所要求的资格。

1935年回国后,戴望舒先后在香港和到北京继续编译工作和文学创作。1950年2月28日在北京逝世。


常书鸿 (1905-1994) | 敬隐渔 (1901-1930)


谢鸣:里昂中法大学馆藏所有者里昂第三大学。

摄影:里昂市立图书馆,迪迪埃•尼可尔先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