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 fonds chinois 里昂圖書館中文部
圖書館
里昂中法大學圖書資料室有幾個特點。首先,它主要是為學生提供學習所需的各種資料,由此搆建出這所西文圖書資料室〈以法文為主,還包括英文和德文〉。圖書室收藏丰富,擁有几千冊典籍和几百種期刊,內容包括自然科學,實用醫學與社會學,還有文學與藝術,涵蓋了中法大學寄宿學生課程的所有方面。
學生們先是在中法大學學習,然後去里昂大學,或其他專科學校進修,所以課程用的都是法文。但是特別需要指出的是〈即中法大學圖書資料室的最大優勢之一〉,這裡還收藏了大量的中文資料。
除去少數以中國為論文主題的學生,里昂中法大學的學生其實不需中文藏書。為甚麼里昂中法大學還要花大量的金錢去購置數千冊中文書籍,去訂購大量的中文雜志呢?要回答這個問題,就需要回顧當時流亡在里昂的中國青年的特殊生活背景。遠離祖國,身處資訊流通緩慢的年代,而當時中國國內的政治、社會、經濟形勢又是極其的混亂,因此對於這些年青知識分子來說,閱讀中文書就是生活不可缺少的食糧,甚麼方面的書都一樣,不管是關於諸子百家的線裝書,或是現代的文學作品,宣傳中國現代政治思想的文章,或是關於新聞報道的雜志。其中許多中文資料都是中國學生在離開里昂的時候贈送給學校的。同樣,吳稚暉也向圖書室捐贈了自己的藏書,並在封面上留下一段贈言。
來自湖南省的熊光楚是一位圖書管理員,他和毛澤東關係密切。1920年他和蔡和森、李富春等人回應勤工儉學的號召來到法國。1926年到1937年一直由他擔任中法大學圖書室的管理工作,主要負責採購中文書籍。後來其他中國人繼任其職務,但都沒持續那麼長時間。他們非真正的圖書管理員,而是邊讀書或邊工作兼職管理圖書室。
謝鳴:里昂中法大學館藏所有者里昂第三大學。
攝影:里昂市立圖書館,迪迪埃•尼可爾先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