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书鸿 (1905-1994)

常书鸿,满族血统,1905年3月2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。

1923年,常书鸿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(浙江大学前身)染织专业毕业。1925年,留校任美术教员。

1928年,常书鸿自费转至法国,11月到达里昂,考入里昂中法大学寄读,注册编号为236。

接着的三年里,他到里昂纺织专科学校学习纺织专业,同时又在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特别是油画,之后就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油画中去了。他对于里昂中法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(1928年到1935年期间他一直为中法大学的学生,一共呆了13年,因此成为在校时间最长的学生之一),1932年常书鸿赴巴黎,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,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肖像和静物画。

常书鸿在法期间参加了很多艺术活动、沙龙、展览会并多次获奖。他是首批作品被法国政府收藏于国家博物馆(里昂和巴黎)的中国艺术家之一。

1936年回国后,常书鸿先后担任过各项行政和教育界职务,并继续举办个人作品展览(昆明,1940年)。1942年,常书鸿稍稍放下公务,担任国立敦煌研究中心的领导职务。他是在塞纳河畔一个旧书摊上第一次听说了敦煌的。从这一天开始,他就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敦煌佛教石窟的探讨、研究和维护工作中去,并致力于辑录收集有关数据。不过,常书鸿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创作。

常书鸿先与里昂中法大学的同学陈芝秀(注册编号299)结婚,女儿常沙娜于1931年在里昂出生,他们的长子嘉陵于1941年出生。1945年两人离婚。

之后常书鸿与李承仙结合,育有二子:嘉煌(1950)和嘉皋(1953)。1994年常书鸿逝世。


学习生活 | 戴望舒 (1905-1950)


谢鸣:里昂中法大学馆藏所有者里昂第三大学。

摄影:里昂市立图书馆,迪迪埃•尼可尔先生。